首页 资讯列表 正文

O2O药房注意!一个退货理由可能让你赔了夫人又折兵

发布时间:2025.07.11 浏览量:372次

昨晚,某药房接到一笔O2O订单退货——顾客买了一盒烫伤膏,收到后自行送回门店。店员忙着发货,没细看退货理由,直接点了同意退款。结果,顾客选择的退货原因是药品近效期,并附上照片。

尽管药品效期还剩13个月,平台仍以销售近效期药品为由,判定商家违规,直接罚款。更离谱的是,即使顾客承认选错理由、平台小二也觉得不合理,但处罚就是改不了!

这背后,暴露了O2O药房面临的平台规则陷阱

 

一、为什么平台不讲道理

1. 算法判定>人工复核

平台审核依赖自动化系统,一旦触发关键词(如近效期),直接判定商家责任。

即使后续申诉,流程繁琐且成功率低。

2. 平台规则凌驾于行业常识

药监规定:药品效期≥6个月即可正常销售。

平台规则:只要顾客选近效期,不管事实如何,先罚再说。

3. 商家处于弱势地位

平台掌握流量分配权,商家不敢轻易抗议。

罚款金额虽不大,但影响店铺评分,进而降低曝光。

现实:平台不是不懂道理,而是规则设计本身就倾向消费者,商家只能自认倒霉。

  

二、药房如何避免踩雷

1. 退货流程必须严格审核

拒绝秒同意无论多忙,必须核对退货理由。

关键点:

若顾客选择质量问题”“近效期等敏感理由,必须拍照留证。

若发现理由不实,立即联系顾客修改,否则宁可暂缓退款。

2. 建立内部风控清单

高风险退货理由(需重点核查):

药品质量问题

近效期/过期

发错货/少发货

应对策略:

培训店员:遇到此类情况,先上报负责人,再处理退款。

3. 提前与平台对好口径

在店铺后台明确标注:

近效期定义(如效期<3个月需特殊标注)

非质量问题退货需顾客承担运费

 

三、行业呼吁:平台规则不能无法无天

近期,某市药监局就网络药品销售管理征求意见,多位业内人士指出:

1. 平台规则应与药监法规一致

 例如:药品效期判定应以国家规定为准,而非平台自行定义。

2. 建立申诉快速通道

 对于明显误判的案例,平台应允许商家提供证据,人工复核。

3. 限制过度处罚

 目前部分平台罚款随意,甚至影响企业信用,需监管介入。

现状:

平台掌握话语权,商家维权成本高。

只有行业集体发声,才可能推动规则优化。

 

O2O业务是药房的增长点,但平台规则的风险同样不可忽视。建议药房:

1. 内部培训:让每个店员都清楚退货审核的重要性。

2. 留证习惯:任何争议订单,保存完整沟通记录。

3. 行业联动:通过协会等渠道,推动平台规则合理化。

相关产品: 药房O2O中台系统

免费获取项目报价方案

我们会在24小时内联系您,并提供产品咨询和项目报价

提交
联系电话
微信咨询
请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