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瑰宝:深入了解中药保护品种
发布时间:2024.07.11 浏览量:1494次
01 什么是“中药保护品种”?
所谓“中药保护品种”是国家为了提高中药品种的质量,保护中药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对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的中药品种实行分级保护制度所认定的药品。受保护的中药品种分为一、二级。
02 申请保护条件
《中药品种保护条例》第六条、第七条对申请保护的条件进行说明
第六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中药品种,可以申请一级保护:
(一)对特定疾病有特殊疗效的;
(二)相当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人工制成品;
(三)用于预防和治疗特殊疾病的。
第七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中药品种,可以申请二级保护:
(一)符合本条例第六条规定的品种或者已经解除一级保护的品种;
(二)对特定疾病有显著疗效的;
(三)从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及特殊制剂。
03 关于中药保护品种
根据药融云数据库资料显示,截止2024年7月5日共计65个中药保护品种,其中一级中药保护品种3个,二级中药保护品种62个。今年共有8个药品批准为二级中药保护品种,其中初次保护6个,延长保护2个。国家药监局共计受理中药保护品种21起。(文章底部附65个中药保护品种明细)
属于一级中药保护品种的云南白药和片仔癀更有另一重神秘身份——绝密级中药制剂。绝密级中药制剂是国家为保护特定中药品种而设立的十分优等别保密制度。这些中药制剂的配方和工艺被视为国家机密,受到严格的保护和限制。
04 云南白药
云南民间医生曲焕章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研制成功,原名叫“曲焕章百宝丹”。问世百年以来,因神奇的功效被尊称为“伤科圣药”,闻名海内外。
发展历程
1902年—创制
曲焕章在行医过程注重探索各种草药配制之后的变化与用途,经过多年的的反复试制、改进和验证,创制出对治疗跌打损伤、内脏出血有奇特功效的云南白药(百宝丹)
1927年—正式定名
曲焕章刻苦钻研药理药效,集中精力总结临床经验。他对百宝丹进行反复验证,使百宝丹达到理想疗效。把百宝丹正式定名为“曲焕章万应百宝丹”,并设计了一药化三丹一子的方案,即普通百宝丹、重升百宝丹、三升百宝丹、保险子。发明了重伤者先服用保险子的疗法,能增强疗效,使百宝丹产品及疗效更加完善。
1955年—缪兰瑛献方
10月,曲焕章妻子缪兰瑛由衷的感谢共产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照顾,并为了使百宝丹有更大的发展,更好的为人民服务,缪兰瑛将“曲焕章万应百宝丹”处方和技术全部贡献给国家。经昆明市人民政府卫生局批准,“曲焕章万应百宝丹”改名为“云南白药”。
1956年—国家保密范围的传统医药
11月8日,云南省卫生厅颁发奖状以资鼓励缪兰瑛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将云南白药(即百宝丹)秘方贡献政府。据此献方由国家授权机关批准的专厂使用“云南白药”品名定点生产,其处方、工艺于1956年被列为国家保密范围的传统医药。
1995年—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8月17日,云南白药散剂、云南白药胶囊剂被列为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保护期20年。
05 片仔癀
片仔癀有着近500年的历史,是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无出其右的一家生产的中成药,主要成份取自天然麝香、天然牛黄、田七、蛇胆等名贵中药材,配方工艺被列为绝密级保护。因疗效好,适用范围广,副作用小,被视为医药珍品,在国际上誉为“神州妙药”、“中国特别有效抗菌素”。
发展历程
明朝末年,宫廷御医因不满朝廷暴政,携片仔癀秘方出逃流落至漳,隐居璞山岩寺削发为僧。附近百姓患疾者甚众,寺僧广为施治,无不药到病除。当时片仔癀切片分服,每次一片即可退癀,因此,民间俗称“片仔癀”(“仔”为闽南方言中语气词,“癀”为热毒肿痛)。由此,片仔癀被誉为“佛门圣药”。
清末民初,因璞山岩寺香火渐渐冷落、倒塌,最后一任住持也还了俗,并与漳州馨苑茶庄的庄主结为夫妻,继续秘制制售片仔癀。
1956年,馨苑茶庄与一些古字号药店公私合营,改名为公私合营漳州制药厂。片仔癀为漳州市制药厂主导产品。
1972年,中日建交,片仔癀被当作“国礼”送给田中首相。
1979年,获国家银质奖。
1984年,获国家金质奖。
1992年,片仔癀被国家中药管理局认定为国家绝密的处方和工艺。
1994年10月12日,片仔癀被列为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保护期20年。
2011年,片仔癀制作技艺成为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药保护品种的保护和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为了让这些宝贵的资源得以延续和发展,国家加强对中药保护品种的监管和支持。我们应守护这些中药瑰宝,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中药保护品种名单
相关资讯

免费获取项目报价方案
我们会在24小时内联系您,并提供产品咨询和项目报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