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列表 正文

医生做短视频科普,怎么让观众一开头就舍不得划走?

发布时间:2025.11.07 浏览量:711次

很多医生做短视频科普,最常遇到的困惑就是:明明讲解的内容专业扎实,清晰到位,内容都是很有用的,为什么观众划走得那么快?问题往往出在视频开头的黄金5秒。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三个我们实践下来特别管用的开头技巧,帮你留住更多观众。

一、反常识开头:让观众"咦?怎么会这样"

人都有好奇心,特别是当发现自己深信不疑的事情可能是错的时候。这个开头方法就是利用这种心理。

具体怎么做:

找找你专业领域里那些流传最广的认知误区。比如:

天天喝粥养胃?小心越喝越伤

发烧了马上吃退烧药?其实这是在帮倒忙

维生素补得越多越好?当心中毒

关键点:

误区要足够普遍,是大多数人都会搞错的。解释的时候别太学术,就像平时跟患者聊天那样,把道理说明白就行。

二、痛点场景:让观众感觉"这就是在说我"

较好的开头就是让观众一看就觉得:"这说的不就是我吗!"

具体怎么做:

回想一下门诊时患者问得最多的问题,那些反复出现的困扰就是较好的素材。比如:

"一吃凉的就不舒服,难道是胃寒?"

"孩子一上学就感冒,免疫力真的差吗?"

"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数羊也没用?"

关键点:

场景要具体,说到观众心坎上。先让他们产生共鸣,再给出专业的解决方案。

三、身份揭秘:用你的专业背景赢得信任

医生的身份本身就有说服力,适度展现你的专业背景,能让观众更愿意听你说话。

具体怎么做:

"在儿科工作了十几年,我发现这些育儿误区最坑娃"

"作为消化科医生,我必须提醒你这几种胃痛不能拖"

"在急诊科值了八年班,这些急救误区见得最多"

关键点:

所谓的"揭秘"必须建立在真实专业的基础上,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夸大其词或编造不实信息。要在保持专业性的前提下,找到那些患者真正想知道但平时没机会了解的医疗知识。

做短视频科普就像跟患者聊天,开头说得好,对方才愿意继续听下去。这三个方法之所以好用,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从观众的角度出发,说他们关心的事,解决他们真实的困惑。

道拓医药长期专注于医疗科普内容创作,为医生提供专业的短视频制作支持。如果您在科普视频创作中遇到困难,我们愿意提供从内容策划到拍摄制作的多方位协助,让您的专业知识帮助更多患者。

相关产品: 医生个人品牌推广

免费获取项目报价方案

我们会在24小时内联系您,并提供产品咨询和项目报价

提交
联系电话
微信咨询
请您留言